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合作社、中庭

前階段與校長溝通過程中,校長多次提到關於合作社中庭改造的想法與既有生態水池的說明告示牌設計,本期作業即在使用者的需求中植入永續概念尋求空間改造的新契機。
首先,思賢國小的生態水池為校園改造中的前期工程,作用為學校洗手台之中水處理,目前成效十分不錯,但一直缺少一個說明整個水處理流程的教育平台,作為教師向學生說明的教具。因此本次作業嘗試針對生態水池的功能與內容結構進行水處理之流程說明,希望透過後續討論,逐漸修正為可套用在思賢國小生態水池的教育告示牌。

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水資源


校舍改建整修狀況討論
與鄭校長討論思賢未來整體改造計畫時,校長提出明恥樓等校舍,最近經檢測過後,因為建物老舊與結構問題,必須進行部分校舍的結構補強與改建,希望我們可以幫忙提出幾種改建的方案以及想法,提供討論。希望在校舍整建的同時也還能夠保留完整的校園空間提供學校繼續教學運作。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思賢國小圍牆改建工程進度勘查


思賢國小外牆改造計劃已大致結束。南向與西向圍牆,包含入口東西向前庭和西南角故事屋都已經有了具體的改善及成果。東南角的風雨操場及原校長宿舍區域部分改建接續進行。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南投廣英國小參訪

廣英國小是在九二一地震後重建的國小之一,位於南投縣廣興村山頂至高點。現況學生數量並不多,因此學生分配的戶外空間充足,而建築空間打破傳統學校空間配置,如操場不再只是跑道與球場的填充題,而重新賦予校園不同的意義。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花蓮西寶國小參訪

花蓮縣富世村,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唯一小學。原為富世國小分校,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多元文化背景、教學特色及生活方式,經教育部評估後於民國八十六年改制西寶實驗小學。建築師像「太魯閣群山」的建築稜線、像「家」的建築形式為設計概念,規劃了這所夢想小學。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菲律賓學校一遊經驗談

 這次暑假因緣際會去到菲律賓,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途中參訪了菲律賓原住民鄉村的小學、中學,他們的發展模式與台灣學校實在大不相同。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時化小學參訪

時化小學創辦於1925年,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在高峰期,時化小學曾有數百位學生就讀,現在學校只有50位學生,當中有超過85%是華裔子弟。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參訪新沙叻華文小學




新沙叻華小創辦於1936年,是歷史悠久的學校。學校目前有163位學生(包括學前教育班),當中有6%是印裔子弟。學校有14位教職員,師資可以應付教學需求。

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參訪林瑪班映華文小學

林瑪班映華文小學位於馬來西亞霹靂州江沙縣和豐鎮林瑪班映新村。林瑪班映華小是社區型的小規模學校,全校學生每年維持在200人左右,校長、教師及行政人員共有11人。




林瑪班映華小位於該新村的內部範圍,臨近的區位讓校方可以貼近社區居民日活生活,是該校的一大特色。老師和家長互動頻密,經常聯繫及舉行交流活動,如:遊戲運動會、義賣會,比大型學校的交流來得更細緻。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宜蘭育才國小參訪


育才國小位在宜蘭市
為黃建興建築師主持規劃設計
其規劃特色為半戶外及戶外之空間營造
建築群間以綠廊串聯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東勢鎮中坑國小參訪



位在台中縣東勢鎮的中坑國小
為九二一災後重建小學
當時亦曾獲得相關規定獎項
本小組特地利用暑假期間前往參觀

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

北師實小參訪



在中原大學喻肇青老師
以及北師實小校長的帶領下
實地參觀了北師實小中一些師生參與的規劃成果

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工作坊前置作業

到學校張貼第一階段活動操作與成果海報
張貼海報:主要張貼於學校公共開放空間,如川堂、樓梯布告欄等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三度空間模型操作

1/50操作模型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三度空間概念及模型活動規劃

課程目的:
實習小組分析上次的空間拼貼活動後,初步描繪學校空間使用分區配置圖。在上週四(30.4.2009)上課時間,我們先和學生分享其他學校空間改造案例,讓他們知道學校改造的可行性。同時,也把空間分區配置圖展示給學生看,讓他們知道在前一階段活動所得到的成果。
延續上週課程,為了具體落實學生對空間分區配置圖的想法,並結合學校永續校園概念,我們選定D區─水生植物區與司令台旁的獅子園,作為本週活動的操作範圍。希望藉由本次活動,與學生分享生態教室案例和三度空間概念,再引導他們結合在此之前的環境觀察成果,嘗試操作三度空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