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菲律賓學校一遊經驗談

 這次暑假因緣際會去到菲律賓,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途中參訪了菲律賓原住民鄉村的小學、中學,他們的發展模式與台灣學校實在大不相同。

  校園中或許因為經費等限制,僅有必要的建築量體,開放空間對比來講留設比例相當大,校園中運用當地傳統特色建築,搭建出學生的休憩空間,兼作為引導學生認識傳統文化的道具,有時,老師們也會在這些涼亭中進行相關的課程;另外,菲律賓學校教育中,要求必須有gardening的實技課程,校園規劃一部分作為學生實習農園,每個學生都需要親自拿起鋤頭…等實際參與、學習農作。
  雖然整體來說菲律賓鄉村小學的硬體設施程度實在相當不足,不過卻反而能留設大範圍的透水開放空間,以鄉土觀點進行教學,農園的實技課程則不僅是一種訓練,也可使其了解土地、親近土地,很值得我們參考與借鏡。

心得
環境教育落實在空間以及課程的互相配合上,非單一面向可以達成,從小紮根更會形成未來思想型塑的關鍵,台灣許多家長很害怕讓小孩親近土地、拿起鋤頭等,怕會受傷或弄髒等,或存在家長們來就好,小孩只要可以觀看即可,不如放開心胸,給予孩子學習的機會。
思賢國小已有劃定農園區塊,現由社區居民示範使用,空間教育性不高,如何配合課程與相關教材的擬定,將是我們後續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